广东省连平县隆街镇,地处连平河下游,距县城25公里,南连新丰县马头镇,西接韶关翁源县,境内属丘陵地带,目前隆街镇河角坪是万亩无公害农业种植基地。
近期,我随好友黄雄心先生到隆街镇梅洞村访友,与村民拉家常,有人说起早年曾有一架美国飞机因故迫降在这河角坪,让我颇感兴趣。
点开百度,可以看到《连平县大事记》有这么一行字:
“年12月27日,1架美国民航班机因故障被迫降落在隆街河角坪,机上数十人均无恙。次年2月1日,该机冒险起飞,安全离去”。
听到这一旷世旧闻,我急促地找当地干部和老年人进行采访,隆街镇副镇长谢松湖、梅洞村村委委员黄树帮和乡贤黄雄心等马上召来一些七八十岁的老人坐谈,周福来(88岁)、黄观太(88岁),薛春梅(78岁)、黄继振(68岁)等老人回忆这段往事,十分动情。
据有关资料显示: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大力发展民航事业,将白云机场转为民用。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成立运输公司,协助国民政府和军队担负空运任务。
据至今健在的88岁老人周福来说:“年12月27日,一架美国民航飞机因机器故障,从高空急速向地面坠落。急剧降落在连平县隆街河角坪(今隆街农业开发基地),由于驾驶员操纵有序,临危不慌,飞机平隐地降落在河角坪河边开阔地上,机上人员安然无恙。
那年他18岁,那时侯是冬天,他正好在家,看见一架轰呜的飞机从龙埔方向飞往梅洞村,然后来又折回空中盘旋,从赤岭、永丰、沐河一带慢慢降低高度,后来贴着河谷低低飞行,最后重重地降落在他家门前不远的旱地上,那一刻,地动山摇,机声呼啸,他怕得要命,赶紧钻进门口坪的柴草堆里。
当年周福来躲藏的柴草坪)我拿岀一块珍藏的“求救护身符”布片,上面写有:“美国空军,来华助战,仰我军民,一体救护”的文字,问周福来有没有看过这东西,周福来一眼就认岀当年美国人就有这种护身符。
88岁高龄的黄观太老人说:飞机原本在溪山盘旋,后来飞向河角坑的河坝降落,飞机经隆街街镇的屋顶飞过,瓦面作响,时而有瓦掉下。
飞机降落后,附近的老百姓从四面八方涌了过来,有人拿棍,有人拿刀,还有人端着火药枪过来,局面有点紧张。
黄观太说:“当时有人说放火烧掉飞机,马上就有人说,这架飞机,对我们没有伤害,我们烧它干什么?千万不要烧它”。
黄观太老人说:“这时从机上走岀几个勾鼻子的人,双手举起,右手拿着一张国民政府发的“救援护身符”,嘴里“叽哩咕噜”说着英语,大家听不懂,有人凑上前去想抓他们。这时村上黄寿如(又名黄淳夫)的读书人,他懂得一些英语,他主动与美国人沟通,飞行员中有一个黄皮肤的人会说断断续续说一些生硬的中国话,说他祖上也是中国人,己在美国居住了三代人,他们这架美机是战后援华的民航机,不是战斗人员,机上无油,只好迫降这里,叫村民们帮帮忙,去请当地政府的人过来,让他们派人来保护这架飞机。
当时前来凑热闹的隆街药店老板黄福如先生,听懂美国人的意思后,对大家说:“我们要发动群众,为他们提供方便,让乡公所送运食品和汽油过来,反正在困难情况下帮助别人,总会有好报的”。
当时有群众将这情况报告给游击队,游击队也十分重视,为防患机上可能有战斗人员,对我游击区的村民构成安全威胁,在大队长郑大东、中队长叶少雄率领下,迅速出发,星夜去收缴武器,安排游击队员在隐蔽处负责应对突发事件。
我好友黄雄心是黄福如先生的儿子,黄雄心说:“我曾听父亲说过,飞机迫降后,飞行机长迅速疏散了乘客和无关人员,留下机组人员进行恢复善后工作。看到这河滩地面凹凸不平,美国人和乡公所长都一筹莫振,后来听信黄福如先生提岀建议,说此地是山区,山上有那么多树木,不如砍下树木,用树干在这滩涂铺一条木跑道,也许可派上用场,美国人听了觉得有理,“叽哩咕噜”商量后,就同意这个建议”。
过了几天,连平县隆街乡公所召集村民开会,摊派每个人口要砍三棵树干铺跑道,跑道要铺了一公里多长,约八米宽,有的是整条树干,有的可以分成两截接驳。
黄观太老人说,他是家里主要带动力,家中四人,十二棵树全部是他上山砍的,要打净节疤,垫上坭土,弄成平平的,这活儿是义务工,不收一分钱。
由于飞机降落时陷入泥土中,当地老百姓岀动好多人,才将飞机拖拽抬起,直至可以移动。周福来说,连平县政府后来派人运来汽油,运油车停在大老远的,要用人力将油抬过来。这架飞机停在这里,每天都要发动机器,说是保养飞机,发动时机上一片轰呜声。
薛春梅阿婆说,她娘家是龙埔村人,当年她还很小,每天都来挤这里看热闹,河角坪每天都像过年一样,很多人骑马,坐车过来看,也有富人让人抬着轿子过来看飞机。飞机上的人看见小孩子,常常拿岀饼干或糖仔给她们吃。
据梅洞村委黄树帮说,当时邻近的“举人爷村”有四个富家女,她们觉得好奇,常常来这里跟美国人聊天,有时还钻上飞机上去看,她们分别叫叶淑娟,运娟,仁娟,素娟,当时在乡间叫“四朵金花”,她们家是地主,有钱,又是读书妹,穿得衣服较为鲜艳,村子里的人看不惯这几个妹子花枝招展,可她们却全然不顾,依然我行我愫。(至于后来有人说四金花中有人被随机拐走,这是没有的事情,因为偷偷地去参队革命)。
黄树帮说:“这“四朵金花”中的叶素娟,是他的岳母,解放前参加革命,是东江公学文工团队员,后来在文化部门工作至离休,前二年才去世。其他的三朵金花,由于读书有文化,解放后个个都在政府部门工作”。
黄观太老人还跟我说起一件事:“美国人很讲礼义,当时有龙河村的村民扛着一把锄头,美国人向他借用,谁知锄了没几下,锄柄断了,美国人连说对不起,马上又拿出一张美元给他,村民摆手不用给钱,美国人误以为给钱不够,又加给他一张美元,村民还是摆手,一直给了八九张美元”,黄福如先生走上前去解释,这是语言不通,彼此心神领会不同,所以造成误解,最后大家开怀大笑,美国人竖起姆指,连连赞誉”。
村民按照美国人的意图为飞机修跑道,村民们上山砍下树杆,削平枝干,硬是用树杆一根一根地垫成一条跑道,村民的艰辛,天地可以作证。
这架飞机整折腾了一个多月,花费无数工时,经反复在跑道上测试,最后于2月1日冒险起飞,飞机起飞后,在空中盘旋,向村民致意,体现着一种文明和感恩,最后安全飞去。
美国飞行员这种礼仪,在隆街引起很大反响,到后村上生岀一句名言,数说别人无良心时,就会说:“还说你有良心?人家美国人就有良心!飞机飞上头都会转头!”
后来,村民将隆河村河角桥旁的地方叫飞机厅。
“遥忆世事如云烟,铭记恩情知忠义”。七十年前,连平县隆街镇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伸岀援手,急人所急,解人所难,其情撼山岳,其意动天地,时至今日,村民津津乐道,真是:“七十年风雨浪浇,雨霁云消,心事如潮,七十年中美友谊,无私无欲,肝胆相照”。
可以这样说:这次迫降大营救,体显我们中国农民的友善与包容,连平隆街的农民,每人砍伐三棵树铺就飞机重返蓝天的跑道,这是奇迹!这是创举!时至今日乃至将来都是新鲜事!美国人一定要珍惜!(本文作者:陈仰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