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防冻应急预案》,省防汛防旱防风总指挥部于6月21日19时将防汛Ⅱ级应急响应提升至Ⅰ级。
省防总要求各地各部门高度重视,按照职责分工和预案规定,进一步压实责任,强化巡堤防守,紧急调用各方资源力量投入抗洪抢险,重点地区要果断采取停课、停工、停产、停运、停业的一项或多项必要措施,全力以赴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程度减少灾害损失。
粤北8县市降雨量破历史同期纪录
近期,粤北市县持续出现了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
纵观整个龙舟水时期(5月21日—6月20日),从6月13日—20日,粤北地区连续9天出现强降水,并具有“雨量大、雨强强、雨区重叠多、致灾风险高”的特点。
省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王华介绍,气象部门统计,6月13日—20日,粤北平均累计降水量.7毫米,其中翁源.1毫米、曲江毫米、英德.2毫米、连平.4毫米、仁化.4毫米、龙川.9毫米、始兴.3毫米、兴宁.3毫米。
这8个县(市)都打破历史同期降雨纪录,而其中翁源新江镇又录得过程最大降水量.6毫米。从整体来看,粤北地区此次平均降水量较历史同期偏多2.4倍。
而在21日,虽然不属于龙舟水时期,但粤北仍降雨不减。
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伍志方介绍,21日白天,广东仍然受低涡切变线的影响,低层偏南气流在粤北形成辐合,因此中午前粤北降水仍较强。而午后,随着副热带高压带逐渐加强,低涡切变线北抬,粤北的降水逐渐减弱。但伍志方也强调,在21日夜间到22日早晨,韶关、清远、河源仍有中雨,局部暴雨。
另外,从17日以来,广东相邻的广西、湖南、江西近期都出现持续强降雨。
粤北本地出现历史性降雨,同时上游来水增加,也是导致此次出现洪涝的一大原因。
不过,随着副热带高压带加强并逐渐控制广东,雨带将北抬,广东的降雨过程也将在22日结束,23日起全省天气趋于炎热。同时,广东也将开始迎来台风雨时期。
北江、西江未来仍有洪峰出现
6月21日,记者从省水文局获悉,受强降雨影响,未来三天西江、北江仍有明显涨水过程,预计多个水文站点仍有洪峰出现。6月21日11时,全省有57个水文站超警戒。根据水文气象部门的监测资料,6月21日8时至11时,我省北江流域强降雨持续,强降雨主要分布在清远、韶关、肇庆等市。
根据水文监测数据,21日17时,北江干流飞来峡站(清远市清城区飞来峡镇)水位涨至22.39米,超警戒4.39米(警戒水位18米),相应流量立方米/秒。在不考虑水利工程调度的情况下,预计将于22日14时出现23.8米左右的洪峰水位、超警戒5.8米,相应流量立方米/秒。
21日17时,北江干流石角站(清远市清城区石角镇)水位11.72米、超警戒0.72米(警戒水位11米),相应流量立方米/秒。在不考虑水利工程调度的情况下,预计石角站将于23日2时出现12.9米左右的洪峰水位、超警戒1.9米,相应流量立方米/秒。
位于肇庆市封开县的西江流域贺江南丰站将于21日19时前后水位涨至37.0米左右、超警戒1.5米(警戒水位35.5米、低洼处高程36.2米)。位于肇庆市端州区的西江干流高要站预计将于24日凌晨出现10.5米左右的洪峰水位、超警戒0.5米(警戒水位10米),相应流量立方米/秒。
此外,根据降雨及上游来水,韶关水文分局预计原预测的韶关(二)站21日14时出现洪峰水位为56.6米(超警戒3.6米)的洪峰将推迟到21日23时前后,相应流量立方米/秒;曲江区乌石站22日1时前后水位将达到47.1米,超警戒6.8米(警戒水位40.3米)。
记者丨黄叙浩张子俊李赫
通讯员丨粤应宣王天巍叶萌
统筹丨蒋玉刘树强
编辑丨李卓华莫群
校对丨华成民
来源丨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