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春天出发,一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擂台赛在广东打响。
紧扣“百千万工程”这项头号工程,南方日报、南方+于今年2月推出“县委书记打擂台”视频节目,邀请县(市、区)委书记与当地企业家、基层干部、智库专家等对话。春去冬来,三季节目遍及全省14个地市、24个县,从珠三角到粤东西北,行程跨越1.3万公里。我们与书记深入田间地头、企业工厂、镇街村社,寻找共同富裕的广东路径。
作为“一线总指挥”,县委书记对于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落实起到关键作用。通过全年24期节目,我们真切感受到“百千万工程”带来的产业之变、机制之变、气象之变。全省个县(市、区)迅速掀起创先争优之势,努力让中国式现代化的美丽图景在广东可感知、有共鸣。
产业之变
各县立足资源禀赋,打造县域经济主引擎
产业兴,则县域兴。
今年以来,全省各县(市、区)立足资源禀赋走特色发展、差异化发展道路。
——坚持制造业当家,工业立县。
江门市鹤山市提出目标,要争创“全国工业百强县”。鹤山市委书记刘志刚表示,鹤山是“七山一水两分田”,一产、三产不足以对鹤山发展构成持续支撑,“制造业当家”特别切合鹤山的实际。“以创全国工业百强县为抓手,争创全国百强县。”他说。
工业,是肇庆市四会市高质量发展的底气和信心。今年以来,四会加快打造千亿级金属深加工产业集群、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向着建设GDP破千亿经济强县的目标挺进。前三季度,四会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7亿元,占全肇庆的43.5%。
——做好“土特产”文章,农业强县。
韶关市翁源县是“中国兰花第一县”,翁源县委书记高忠提出,除了兰花等现代农业产业以外,未来翁源将在创新原料药方面重点发力。全力打造产值超亿元的全国知名创新原料药产业基地。
全省各县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清远市连州市将菜心打造成百姓的“黄金菜”,计划未来5—10年内将其培育成百亿产业;云浮市郁南县将黄皮打造成带动旅游、食品加工、冷链物流等全链条发展的“大产业”;河源市紫金县擦亮“中国蝉茶之乡”名片,计划在“十四五”期末,全县的茶叶种植面积要达到10万亩以上。
——唱响“海洋牧歌”,打造“粤海粮仓”。
开辟产业发展新空间,还要向海洋要潜力。汕尾市陆丰市聚力打好“海洋、海岸、海港”三张王牌,打造“粤东蓝色经济崛起示范区”;阳江市阳西县重点打造绿色能源、绿色食品、临港产业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湛江徐闻以海洋牧场产业链项目为核心,全力打造中国大陆最南端的“海上粮仓”。
“当前,徐闻大力发展临港产业、特色现代农业、滨海旅游业,努力在区域发展中竞标争先。”湛江市徐闻县委书记罗红霞说。
全省个县(市、区)立足比较优势,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充分发挥出头号工程的优势塑造功能,加快构建县域现代产业体系,让县域高质量发展建立在强大的产业基础上。
机制之变
加快把发展短板转为潜力板
“一年开局起步、三年初见成效、五年显著变化、十年根本改变”——这是广东“百千万工程”制定的目标。
从时间上可以看出,要解决广东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持续用力、久久为功。
今年以来,全省各地直面问题、展开调研、集中攻坚,加快把县域发展的短板转为潜力板。
“与发达地区相比,开平经济总量偏小、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不高,资源优势没有很好地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江门市开平市委书记余中华直言,要拿出破釜沉舟的勇气,坚决破除制约开平高质量发展的难题,一张蓝图绘到底,一锤接着一锤敲。
而对于粤东粤西粤北的部分地方来说,经济总量小之外,产业结构问题更为突出。
研究报告显示,广东县域二产增加值为0.52万亿元,县域规上工业企业家,仅占全省10.8%,县域规上工业企业总利润占全省的6%,与江苏、浙江存在一定差距。
“梅江区主要存在产业集聚度不高、发展载体不强、经济基础薄弱等方面的不足。”梅州市委副书记,梅江区委书记陈金銮指出,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落实“百千万工程”的“一图一策一表”,即规划图、工作对策和项目清单表。今年以来,梅江区重点做好平台提质、产业提级、招商提能,加快建设电子信息等五大百亿产业。
“高州农业‘大而不强’的格局还没有根本改变,还存在一些短板。”茂名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高州市委书记王土瑞坦言,最关键是要用工业化思维发展农业,解决产业链不完善的问题。今年重点做好三件事:提升种养水平、深化农产品加工、实施品牌提升战略。
从“产量第一县”走向“产业第一县”,今年高州以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为抓手,补齐农产品精深加工链,推动全市农业从大到强迈进。
“南澳县在旅游产品品质、大项目牵引、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仍存在一些短板弱项。”汕头市南澳县委书记张林说,南澳专门部署安排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在产业发展、海洋牧场、基础建设等六个方面逐条逐项找标杆,努力补齐发展短板。
广东高质量发展能到什么高度,关键看短板补到什么程度,这也正是实施“百千万工程”的战略意图所在。
今年以来,广东吸引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县镇村流动,建立新型帮扶协作机制,实现对粤东粤西粤北地区45个县(市)帮扶协作全覆盖。
气象之变
激发起各地创先争优、苦干实干的精气神
“县委书记打擂台”节目将目光聚焦县(市、区)委书记,激发起各地的精气神,汇聚为全省上下“再造一个新广东”的信心与决心。
节目创新融媒话语表达,奏响广东县域振兴主流强音。24期视频节目,在南方+的流量近万,单期最高流量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