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源县明星村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冬日暖阳,韶关市翁源县翁城镇明星村的池塘边,村民们三五成群聚集塘边草地中晒着太阳。

“这些水塘以前臭气熏天,现在水变清了,塘基还建起了观光护栏,每天来散步的人络绎不绝。”村民杨老伯谈及大连塘整治后发生的变化时非常兴奋。

“鱼塘水质变好,我养的鱼好卖多了!”贫困户张俊锋扬起双臂抛出鱼网,一池绿水漾出阵阵波纹。

脱贫攻坚成效多,农民朋友笑呵呵。今天的明星村,农业兴旺、环境优美、乡风文明,到处一派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

明星村驻村第一书记杨华介绍,经过五年的驻村精准扶贫,明星村取得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双丰收,农业兴、农村稳、农民富目标基本实现,村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9户、人已全部脱贫。年被韶关市命名为综合治理民主法治村;被翁源县命名为党建示范村、美丽庭院示范村。

投入千万元改造鱼塘

明星村,位于翁源县翁城镇,距离翁源县城40公里。这里的村民大都依水聚居在几口鱼塘边,不少人将养鱼作为传统种植之余的增收补充。但是,大多农户并不懂得保护环境,他们将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随意倾倒在鱼塘内,池塘水质日益恶化,水体面积逐年缩小,成了名副其实的臭水塘、黑水塘。

年,东莞市厚街镇开始对明星村的对口帮扶,驻村工作队和村委决心把人居环境整治作为首要民生工程,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积极争取资金支持,投入余万元,对居民区周边的大连塘等六口鱼塘全面升级改造。

“净化水质、筑牢塘基、修建护栏,还在周边建了6个小广场、小公园。”杨华告诉记者,池塘改造后,不仅成为本村村民的休闲好场所,还引来周边居民散步观光,尤其在休息日,池塘边、廊桥上,经常有人拍照打卡。

此外,驻村工作队和村委通过分发宣传单、入户宣讲、广播宣传等方式,多渠道全方位宣传治理脏乱差,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整洁、美丽、幸福、宜居新家园的重大意义,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改变意识明显增强,一些影响环境卫生的生活陋习逐渐消失。

然而,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抓住重点,整体推进。为此,驻村工作队和村委使用新农村建设资金,升级改造村民主要聚居区六口鱼塘,环塘建成人行绿道,解决了环境治理硬件设施条件;使用东莞扶贫引导资金,建设文化广场六座,丰富了村民业余文化生活,现在村民聚众打麻将赌博的不见了,业余时间锻炼身体,跳广场舞的村民随处可见。

无规矩不成方圆。驻村工作队和村委还成立了由村支书任组长的人居环境集中整治领导小组,实行“户清扫、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联动垃圾清运处理机制,确保村垃圾定点收集、定时清运、及时妥善处理;完善日常保洁管理机制,聘请八名贫困户为村保洁员,建立《明星村卫生保洁员奖惩制度》,成立由驻村干部、党员为主要成员的卫生监督小组,坚持每月进行卫生评比。

多管齐下促增收

脱贫攻坚,收入增加是首要。明星村虽紧临翁城镇街,但村民受发展思路、劳动技能、自然条件等因素限制,人均收入水平一直不高,村集体收入有限。驻村工作队和村委一班人认为,要改变贫困落后面貌,增收是关键。

思路决定出路,结合地处镇街优势,驻村工作队和村委使用东莞扶贫引导资金,建设明星村商住楼,每年为村集体增收近十万元;结合村农户大面积种植蔬菜实际,与当地宝源蔬菜公司签订购销协议,成立农业合作社,打通了蔬菜销售不畅梗阻。

为了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驻村工作队和村委使用县增加村集体收入示范村资金,升级改造村集体鱼塘30亩,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十万元;发挥本地农产品特色优势,广泛发动村民种植黑皮甘蔗、柠檬、鹰嘴桃等特色农产品,农民收入明显增加,涌现了张俊锋、杨伟勤等贫困户脱贫致富典型。

“村子越变越漂亮,村民的生活也越来越好,这几年我搬进新房,承包鱼塘,出租铺面……变化多得数不过来。”谈及改变,40岁的贫困户张俊锋从村里说到家里,脸上挂满笑容。

几年前,张俊锋的老父亲患上重病,几个孩子都在读书,家中一贫如洗还欠下数万元外债。驻村工作队多次上门坚定他脱贫致富决心,为他量体裁衣,规划了一条可持续的致富路线图,承包村集体十八亩鱼塘,种植十亩甘蔗、两亩蔬菜,农闲时还介绍他到附近翁城镇市场打工。张俊锋重拾信心,将自己的鱼塘、甘蔗园经营得风生水起,不仅还清外债,还建起两层楼房,临街一层门面,又为他增加一项租金收入。

为加快村剩余劳动力转岗就业,驻村工作队密切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462.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