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渭水当归传两广今朝千年药乡续辉煌
——渭源县打造中药材产业集群工作纪实
冬日的阳光下,渭源县会川镇随处可见的中药材加工场里人头攒动、热火朝天。中药材趁鲜加工犹如冬天里的一把火,烧得全县中药材产业产销“两旺”。
近年来,渭源县着力建设全国道地中药材药源基地、全国精制饮片加工基地,做大基地、做强企业、做优品牌,延链补链,形成了“连乡成片”“跨乡成带”“集群成链”的现代中药材产业发展格局,中药材产业已成为群众致富的特色产业和全县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顺势而为谋篇布局夯基础
渭源县扎实推进特色优势产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通过优化规划谋篇布局、优化制种试验示、建设基地壮大规模“三部曲”的路径,夯实中药材产业发展基础。
渭源县坚持因地制宜,形成南部高寒阴湿区重点种植当归、北部黄土干旱区种植党参、川沿河谷地带种植黄芪红芪的“北参南归川芪”种植布局,推动中药材适地适宜发展。
渭源县组建党参研究团队,开展道地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和新品种试验示范推广,在新寨、庆坪等乡镇建设种子繁育田、种苗繁育田2.8万亩,解决了种子种苗培育技术难题。
按照“五统一分一标三提高”的模式,建设基地、壮大规模、扩充总量,加快中医药产业规模发展。
莲峰镇何家湾村仅今年种植黄芪就达亩,占全村耕地面积的一半,12户种植大户在外流转土地种植中药材近亩。种植大户谢志英今年种植黄芪亩,初加工药材60吨,实现销售收入50万元。据了解,今年渭源县建成产业示范基地8万多亩,6.8万户农户种植中药材37万亩,总产量达10万吨以上。
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的带动效应明显。莲峰镇何家湾村的渭源县莲峰镇卫仁合作社负责人程卫仁介绍:“今年合作社吸纳30人务工,人均工资收入在4万元以上。”
渭源县中药材发展中心负责人陈鹏告介绍:“今年县里投资了万元,扶持家企业、合作社做大做强,促进中药材产业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发展。”
追根溯源标准种植保质量
“药材好,药才好。”“种好药,卖好价。”已经成为渭源药农的普遍共识。今年37万亩中药材有30万亩达到绿色标准化要求。
新寨镇是中国驰名商标“白条党参”的主产地。因其独特的生产条件,和有机种植技术的推广,该镇中药材种植成为响当当的富民产业。
新寨镇田家岔村康佐荣今年种植党参20亩,收入近20万元。据了解,该镇今年建成万亩党参有机种植示范连片区,全镇白条党参种植面积达4.2万亩,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元。
“渭源县建立了‘责任主体有备案、生产经营有记录、主体责任可溯源、产品流向可追踪、风险隐患可识别、监管信息可共享’的中药材质量追溯平台管理体系,配备监控设备30多台,实时采集数据,实现全程可追溯。同时,建立记载生产加工销售全过程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