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二十二届广东种业大会暨“百千万工程”种业交易中心启动在广州举行,韶关翁源县成为广东农技推广16矩阵之一,示范展示优良品种个。作为农业大县,翁源县已连续两届成功主办广东种业大会粤北分会。翁源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乡村振兴局局长朱培洪表示,近年来,在全力保障“中国饭碗”的道路上,翁源县始终坚持无农不稳的发展理念,依托良好的农业发展基础,着力实施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行动,以科技创新助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从农业大县迈向农业强县。抓好基地建设夯实种苗繁育“基本盘”初冬时节,走在韶关市翁源县江尾镇鹤仔村的田埂边,道路宽阔,沟渠交错通连,一辆辆货车正在路边满载高质量蔬菜、水稻种子的正从这里走向全国市场。“你先等我一下。”来到鹤仔岗农业良种良法推广示范基地时,基地负责人郑桂林手里拿着一张类目表在各个仓库跑,身后还跟着好几个顾客。在基地门口的空地上,秋收下来的人参红薯码放在箩筐里,齐齐地排列在屋檐下。“都知道我们的种子质量高,每天都有人过来买,刚才那几位就是常客。”一阵忙碌之后,郑桂林终于在办公室坐定。据了解,该基地已实现全过程水肥自动一体化繁育,能更大程度节省土地资源,模拟作物生长生态,繁育壮实且品质统一的种苗,产量比普通种苗高十倍。“像这些组培的辣椒苗,跟以往相比,每亩能提高产量约至斤,提高收入约元。”郑桂林介绍道。目前,基地年产水稻育秧6万亩,蔬菜5万亩,年产值超万元,并被授予“广东省农业技术(良种良法)示范推广基地”。鹤仔岗农业良种良法推广示范基地只是翁源良种繁育基地的一个小缩影。自广东省启动百校联百县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行动以来,翁源县依托广东省翁源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联合县农业生产加工行业协会和科研院校,进一步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目前,已与省农科院、省农技推广中心、华南农业大学等多个团队建立合作关系;先后建立省农科院翁源专家工作站、翁源县三华李九仙桃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开展专家驻点服务人次,培育省级乡土专家人;建成三华李、九仙桃优质高效创新栽培等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9个,先后开展农业实验13项;形成从制种、种植到销售的种业全产业链,推动一颗颗良种走向田间地头。抓好农技服务当好良种推广“宣传员”“以县级农技推广服务驿站为依托,对应省级50多个技术产业体系外援专家人才库,组建由多名专技人员、乡土专家组成的翁源轻骑兵队伍,以需求为导向,精准施策,开展农技服务乡村行。”在广东农技服务“轻骑兵”乡村行高质量发展论坛上,翁源县农业技术推广办公室主任严添安分享了整县制推进模式。“现在天冷了,我们种的蔬菜、水稻、果树遇到什么问题,想要学一些防冻措施、种植技术,就发到‘粤农技’APP上面,很快就会有技术人员来解决问题。”种植大户丘大叔说道。在强化科技人才支撑的同时,翁源县还全面推广农业实用技术,打通了自下而上的农技需求服务通道,极大提高了农户服务效率和农产品质量。据了解,翁源县为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赋能作用,不断在农业发展中集成推广新技术新模式,制定出台《广东轻骑兵(翁源)工作办法》,组建由农技推广人员及农村乡土专家组成的轻骑兵队伍,依托“粤农技”平台小程序,累计接派单量达51单,服务多人次,服务量全省排名第一;建立村级种植技术样板田86个,大力推广优质水稻、蔬菜等优良农作物新品种,主导品种到位率%。今年,翁源县“农技轻骑兵乡村行整县推进”模式被授予“广东农技服务‘轻骑兵’十大典型服务模式”称号。抓好种苗攻关打赢种业振兴“翻身仗”兰花作为翁源农业的“顶梁柱”,种植规模已超3.5万亩,年产值超30亿,国兰产量占据了全国60%市场份额,在保持种植端和销售端优势的同时,翁源如何在兰花新品种培育和推广这一新赛道牢牢占据住市场前沿?“今年,我们围绕打造‘百亿兰花产业集群’目标,正式启动‘三园一平台’(种业园、电商园、科普园、兰花数字化交易平台),重点抓好兰花种质资源库、研发大楼和高标准兰花种苗生产基地建设,持续在种苗研究上下功夫,不断激发翁源兰花‘源动力’。”广东省(韶关)粤台农业合作试验区翁源核心区管理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温敏麟表示。致力于种苗攻关的同时,翁源县还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大力支持兰花培育产业,引导53家花卉企业开展合作,指导16家企业建立种苗组培实验室,获兰花产业相关发明专利33项,科技成果转化65项。截至目前,该县已累计培育引进兰花品种多种,兰花种质资源份,储备新品系份,在库种苗培育和成品栽培量达万盆,实现兰花产业良种覆盖率达99%。文、图|记者欧阳志强通讯员林洛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