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啃的是硬骨头,打的是攻坚战。过去五年,东莞卫生健康人在脱贫攻坚战场上付出百倍努力,结出累累硕果。
6月23日,广东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召开,东莞有25个集体和41名个人获得省委、省政府表彰,成为全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东莞市卫生健康局、医院同时获评全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先进”两字背后,是东莞卫生健康系统在脱贫攻坚伟大斗争中,对“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的生动实践。
年起,东莞承担对口帮扶云南省昭通市6个贫困县(区)的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任务,以及对口帮扶韶关、揭阳共个相对贫困村的省内精准扶贫工作任务。东莞卫生健康系统承担其中的健康脱贫攻坚重任。
5年来,东莞卫生健康系统实施硬件扶贫,使当地医疗基础设施大提升。针对昭通所需,捐赠大量医疗设备,包括5台救护车、40台电脑设备;积极参与昭通贫困村(和平村)结对工作,捐赠资金及医疗设备,助力和平村改善民生和卫生室建设,开展消费扶贫。
实施智力扶贫,使当地医疗技术大提升。选派名医疗骨干驻点对口帮扶,累计培训当地医务人员超2万人次,打造带不走的医疗队。组织“最美天使志愿者服务队”多次开展义诊;累计接收12批共名昭通医务人员来莞进修学习,增强当地技术“造血功能”。
实施特色扶贫,使当地医疗服务能力大提升。组织医院、医院医院合作开设眼视光诊疗中心、胸痛中心、皮肤科、精神卫生科和儿科,打造一批脱贫“样板工程”,弥补当地医学技术空白。
今年5月,医院医院打造的胸痛中心通过中国胸痛中心(基层版)认证,下一步将争取尽快完成国家胸痛中心(标准版)认证,切实提高急性胸痛疾病救治的成功率,降低死亡率、致残率。
而医院在鲁甸全力打造的眼视光诊疗中心,建立了县、镇、村三级全覆盖眼健康保健体系,覆盖易地扶贫搬迁的安置区和12个乡镇,受益人口47.9万人,得到省市领导充分肯定。
年9月,在市卫生健康局的大力支持下,医院启动鲁甸·东莞眼视光诊疗中心帮扶项目。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教授、医院副院长于强是这支帮扶团队的带头人和主心骨。
此前,鲁甸县只有3名五官科医生,均不能独立完成治疗性手术。鲁甸县里的白内障患者,需要去路途遥远的市里治疗。不少贫困户只能任病魔发展,最终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生活无法自理,家庭丧失重要劳动力。
鲁甸·东莞眼视光诊疗中心运行之后,接诊患者2万多人,完成免费白内障复明手术多台,各类其他眼科手术多台,将光明带给了无数个鲁甸家庭。中心现已成为全鲁甸县眼健康主要平台,已构建成门诊、住院、检查、手术、培训和防治结合的完整眼科体系
年9月份,鲁甸医师王黎主刀,在鲁甸·东莞眼视光诊疗中心的手术台上,独立完成了一例白内障手术。这台不到半个小时就结束的手术,是鲁甸县第一台由本地医生独立完成的白内障手术,是国家健康扶贫工作培育出来的果实。
医院行政部主任韦淑玲为了这项扶贫工作,险些献出生命。年8月,在她第16次驰援鲁甸时,由于连续高强度工作6天,在回程的飞机上,她突然心慌气短,大汗淋淋,呼吸困难,准备起飞的飞机被迫返航,她由医院抢救。
原来,她是因为劳累过度加上高原反应,产生了严重心律失常,已经出现了“心源性休克前期症状”,如果抢救不及时便会有生命危险。年9月初,她在广州接受了心脏介入手术。
今年“五一”节前,云南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召开。驻守鲁甸近两年的医院医生刘祥开荣获“云南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这不仅是对刘祥开个人的肯定,更是对医院帮扶团队的肯定。
东莞卫生健康系统众多参与扶贫的医护人员,倾力奉献、苦干实干,将最美的年华无私奉献给了脱贫事业,“先进”当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