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自然资源局局长袁贵平:统筹市域“1+1+1”国土空间规划格局,抢抓“双区”建设重大机遇
近日,惠州市委、市政府正式出台《惠州抢抓“双区”建设重大机遇,深度融入深圳都市圈的行动方案(—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
惠州市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袁贵平接受惠州日报、惠州电视台、惠州广播电台记者的联合采访,从国土空间规划、城市规划、环境治理等角度,为我们解答惠州如何抢抓“双区”建设重大机遇,深度融入深圳都市圈。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
预留深惠合作空间吸引资源要素汇聚
惠州在大湾区拥有哪些优势?怎样加强与周边城市国土空间规划对接合作?
从年开始,作为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试点城市,我市全面启动《惠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年)》编制工作。
袁贵平介绍,去年12月和今年5月,我市两次和广州、深圳就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海洋保护与发展、临界地区功能布局、科创产业合作空间、工业用地保障政策、区域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等进行对接交流,建立规划常态化沟通机制,并就共同争取区域合作专项用地支持达成共识。
通过对我市全域全要素统筹,目前已初步构建由生态发展区、城市发展区和海洋发展区构成的市域“1+1+1”国土空间规划发展格局。其中,城市发展区将顺应区域“多中心、网络化”发展趋势,推动建设用地资源向城市发展区集中配置,支撑全市千万级人口和两个万亿级产业集群落地,以高快速综合交通廊道串联大亚湾开发区、仲恺高新区、新材料产业园等重要平台节点,布局高端制造、科技创新、现代服务等产业功能,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和集聚度,推动土地集约高效利用。
袁贵平表示,按照《行动方案》要求,我市将联动广州、深圳、东莞等周边城市,加强国土空间规划对接,建立一体化国土空间规划设计与执行协调机制,促进与广深莞接合片区的规划接合,支持我市更好发挥土地空间、生态环境和发展区位等多重优势。在参与“双区”建设、深度融入深圳都市圈方面,我市将通过国土空间规划进一步引导资源要素向区域协调重点地区和重大平台集中布局,预留两市之间战略合作发展空间,吸引各类要素汇聚。
具体到区域对接上,我市将加强坪山、惠阳、大亚湾、仲恺的产业协同和科技创新合作,加强大鹏半岛与稔平半岛旅游产业协作,并在临深、稔平半岛、潼湖、平潭、博西等片区探讨区域合作和飞地经济的可行性,对于区位条件好,但发展方向尚不明确临界地区,优先划入战略留白区进行管控,为区域合作预留战略合作空间。同时,谋划共建跨市优质生活,加强与深圳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方面的公共服务合作,共同探讨争取区域协调专项指标定向供给公共服务设施的可行性。
作为海洋大市,我市将与深圳共同谋划特定的海洋经济产业合作区,谋划推动盐田港-惠州港的联合共赢,共同向上级争取政策支持,拓展我市海洋发展空间,支撑惠州港做强做大。以实施《深惠汕海上客运航线基地综合发展规划》为契机,我市还将加强惠深两地滨海旅游资源的融合利用,大力推动深圳-惠州-汕尾海上客运航线建设,促进惠深海上旅游、岛屿旅游等旅游新业态发展,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惠深联动海洋旅游名片。
关键词:城市规划
总体规划层面实现国土空间全域覆盖
在国土空间规划的总体支撑下,惠州怎样落实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的编制、执行和监督?
袁贵平介绍,惠州自然资源系统将以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为引领,做实做强城市发展区、生态发展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统筹编制“市、县、镇”三级总体规划,按照“把每一寸土地都规划得清清楚楚”的要求,在总体规划层面实现国土空间全域覆盖。
同时,还将根据我市实际需求拓展完善省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监督管理系统,与省系统及详细规划全流程审批管理系统衔接。建立全生命周期详细规划管理系统,制定配套管理措施,实现规划设计管控一张图全过程管理。
在城市详细规划之下,惠州市自然资源局还将协同各部门编制专项规划,设立相关专项规划编制目录管理清单,协调编制涉及空间利用的特定领域专项规划。分层分类制定详细规划,统筹划定详细规划单元。按照单元-街坊-地块的层次分层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
“我市将建立用地用海规划统筹协调的管控体系,构建纵向和横向传导的规划管控机制。”袁贵平介绍,惠州市自然资源局将强化市级总体规划在统筹下级总体规划、相关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管理中的纲领性作用,明确市、县(区)之间的相关事权,制定规划公开刚性要求。
同时,构建集约节约用地用海管控机制,统筹全市“规模、指标、地块”三本账,打出一套“调规模、挣指标、腾地块”的组合拳。推动空间资源向重点地区和工业园区集聚。构建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开发的绿色管控机制,统筹全市山水林田湖海保护,编制减源增汇的推进生态修复方案,推进我市率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此外,惠州市自然资源局还将以乡村振兴为重要抓手,稳慎推进全市村庄规划的分类、编制工作,增强城市建设管理的规划引领支撑作用。同时,加快建设全域全周期详细规划管理信息平台,实施分层分级分类管理,计划今年7月前实现县(区)规划“看得见”、年初实现县(区)规划建设“管得住”。
关键词:环境治理
建立多部门跨城市联防联治体系
作为一个生态系统丰富多样的城市,惠州怎样利用好与周边城市协作的机遇,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
“惠州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山水林田湖海资源一应俱全,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怎么把它们保护好、利用好是关键。”袁贵平介绍,在规划层面,我市将坚持规划引领、生态优先,围绕重要山林、海岸带、生态廊道等区域性生态要素,与周边城市协同推进生态环境共保共治,践行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
具体体现在空间规划中,我市北部生态发展区要筑牢环湾山地屏障,与广州、河源等共同推进九连山脉、罗浮山脉和东部莲花山脉等跨区域重要生态空间保护;南部海洋发展区要共建海洋生态保护带,加强与深圳、汕尾协同,统筹推进海岸带综合保护利用与修复,共同改善海域生态系统质量;中部城市发展区要依托多层次水系、绿道、碧道,联动推进东江中下游流域共同打造区域蓝绿交织的生态网络。积极参与构建粤港澳大湾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粤港澳大湾区森林碳汇能力,协同共建区域防洪减灾体系,全面提升灾害防御能力。
袁贵平表示,目前我市正积极申报实施中央财政支持山水林田湖海一体化保护和修复项目,并组织编制《大亚湾西枝江流域山水林田湖海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实施方案》,更好地构建惠州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筑牢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屏障。
链接
专家解读
《行动方案》是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出台的首个专门聚焦深圳都市圈的方案文件,是惠州主动融入深圳都市圈的一大动作。《行动方案》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惠州以空间规划引导资源集中高效布局
《行动方案》的出台,体现惠州鲜明的政治态度和发展战略抉择。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惠州正全力支持“双区”建设,积极融入深圳都市圈,紧扣“集聚开放”的规划主线,从资源配置、基础设施联通、公服配套保障等方面深度参与。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王浩
从《行动方案》可看出,在优化空间资源配置上,惠州不断引导土地等资源向临深、沿海地区集中布局,保障重大产业平台发展空间需求,并充分预留用地空间,以承载未来广州、深圳等地的功能外溢。同时,加快推进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谋划构建复合高效的对外交通网络,并充分预留对外交通廊道空间,加强与大湾区核心城市的交通联系,为区域协同发展提供硬件支撑。
《行动方案》中多处强调要强化与周边城市空间对接互联互通和产业规划对接,在大湾区建设中发挥重要节点作用,并专门用一条措施来阐述如何加强国土空间规划对接,体现了政府对城市发展顶层规划的重视和超前意识。
惠州作为广东省市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试点城市,要对构建协同开放的空间格局做深入探索,落实国家关于实施非均衡一体化发展模式的政策导向,引导差异化的高质量发展,作为与广州、深圳等市协同发展的主要空间载体,增强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因此,惠州还要预判都市圈人口流动的趋势,适度做好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预留,为进一步承载“双区建设”带来的人口流量提供民生保障。
在此基础上,以“丰”字道路交通主框架推动惠州城市空间框架重塑,引导全市土地资源沿轴线集中高效布局,充分对接广州、深圳、东莞等周边城市。规划聚焦建设“珠江东岸新增长极”的发展目标,重点保障惠州湾产业新城等一批重大平台的空间资源供给,支撑打造广深两大都市圈跨界合作的高端平台。对于开发已较为成熟完善的地区,提出了差异化的存量用地盘活策略,着重提升城市品质,培育对标广州、深圳的优质民生服务,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除了顶层设计外,《行动方案》还提出要强化国土空间规划的空间支撑作用,对标大湾区先进城市,提高城市规划科学性、严肃性、约束性和透明度。除了顶层设计外,具体到各类区域性规划上也必须是科学严谨的,要统筹考虑与平衡各类新城、新区及各专项领域的空间需求,为区域性规划提供“刚弹结合”的空间管控要求与指引,对于功能定位尚未明确的区域,总体规划也将予以功能留白,待下层次规划予以进一步深化,为未来发展留足想象空间。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