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筹建现代兰花产业园

北京好治疗皮肤病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jc/210403/8810613.html

龙门素有“中国天然氧吧”之称,当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水资源充沛,水质好、污染少,空气质量优良,典型的山地早晚温差非常适合国兰生长。近年,经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兰花产业已经逐渐成为龙门的优势特色产业之一。

今年10月,龙门正式印发《龙门县兰花产业园建设方案》,启动县级兰花产业园建设。根据部署,龙门力争到年,以规模化种植基地为基础,做大做强兰花产业,推进适度规模经营,促进生产加工、营销物流、技术研发、示范服务、休闲旅游等相互融合,将兰花产业培育成富民富村朝阳产业。

而就在本月初,7.5万株国兰(墨兰)经蛇口港起运前往韩国。

“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形成产业集聚

近年来,通过引进和依托兰花种植龙头企业、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带动花农发展,龙门已经基本实现“农户—企业—市场”的有效对接互动,优化了花木产业发展层次,并着力打造集苗种繁育、规模化种植、物流配送、销售及观光旅游等于一体的现代产业发展格局。

据龙门县农业部门调查显示,当地兰花产业集聚程度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龙城街道、龙田镇、蓝田瑶族乡、密溪林场等地,并已吸纳了惠州御花源花卉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维生温室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峻豪花卉科技有限公司、长荣花卉科技公司等产业发展基础较好的经营主体。目前,全县种植的兰花主要有建兰、墨兰、春兰、春剑等多个品种,种植面积多亩,每亩产值约13万元,总产值约3.98亿元,产品附加产值仍有攀升的空间。

“就目前来看,全县兰花种植户还相对较少,且缺少兰花产品交易市场、宣传兰花窗口和展示兰花文化的场所,整个产业处于待兴状态。为此,县委、县政府计划用3年时间(—)打造龙门县兰花产业园。”据龙门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潘文辉介绍,县级兰花产业园的建设将按照生产、加工、物流、销售、研发、产业融合等全产业链条布局思路,产业园核心区总体形成“一心一园一区一带”的空间功能布局框架,重点打造成集聚“产、加、销”一体化和“休闲、观光、养生”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

根据规划,“一心”为龙门现代化花卉博览中心;“一园”为御花源兰花产业化高新科技园;“一区”为乡村振兴与产业融合脱贫攻坚样板区;“一带”为魅力乡村振兴与温泉康养休闲观光带。园区内采用“企业+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基地土地由政府租赁后按市场价格出租给企业,政府协助办理设施农用地手续,基地“三通一平”由政府解决,基地内的种植大棚面积有20%由政府统筹资金集中建设作为县贫困户入股给企业使用,每年参与分红,收益不少于5%。园区内农户种植兰花的一次性给予每亩1万元的奖补,贫困户一次性给予每亩2万元的奖补,且企业带动园区农户发展兰花种植并签订5年以上(含5年)包销协议,按带动面积给予企业每亩元的扶持奖励。

建设期间,龙门县农业农村局还将积极配合兰花企业、种植户成立龙门兰花协会,集中群体力量,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统一发展目标,壮大产业;筹划建立龙门交易市场,架起供需桥梁,提升企业和农户收益,并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就业市场。

据悉,结合龙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建设龙门兰花文化馆和市级兰花公园也被列入建设文案。今年4月,惠州御花源花卉科技有限公司申报的市级兰花公园项目已获惠州市政府批准,拟打造集种植、加工、销售、文化展览、旅游于一体的主题公园。

兰花种植将成产业扶贫“硬抓手”

日前,广东省兰花协会顾问、原顺德兰花协会会长胡应东前往龙门交流经验,对于当地筹划发展兰花产业,他表示,“这是当地立足优势,助力乡村振兴的明智之选”。

胡应东研究兰花已经30多年,见证了我国兰花产业的发展。据其介绍,兰花是中国的一个文化符号,自古以来就深受人们喜爱。过去由于价格偏高,往往只是富裕人家买来观赏,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兰花价格也变得更加亲民,成为普通消费品进入千家万户,拥有极其广大的市场。

“目前,省内兰花种植已经成规模的有韶关翁源、佛山顺德等地,其中以翁源规模最大,龙门现在是刚刚起步。但是因为拥有先天优势,当地扩大种植规模发展兰花产业大有可为。”胡应东表示,龙门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水和空气质量优良,土地资源相对充足,山区特有的气候也有利于国兰生长,近年来吸引了不少顺德的兰花企业选择落户龙门。

“另一方面,与水果等传统农产品不同,兰花保鲜期长,有花无花同价且全年可售,价格也相对平稳,对于农户而言,种植兰花也是一条脱贫奔康的新路子。不过,由于兰花种植门槛较高,每亩硬件设施加上种苗投入需要近12万元,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前期给予一定的扶持和帮助。”胡应东说道。

事实上,在《龙门县兰花产业园建设方案》中,就有明确提及通过资金和政策扶持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产业园建成后,将重点扶持辐射范围大、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带领农户建立亩国兰高质量乡村振兴与产业融合脱贫攻坚合作示范基地,推动全县兰花产业整体稳步发展。

此外,龙门打通金融机构对兰花产业的融资服务,协助兰花企业加入“龙门县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数据库,通过签订框架协议,降息增量等形式服务企业;建立完善贷款贴息制度,兰花产业项目投资贷款按照金融部门实际发生的贷款利息的50%给予贷款贴息,贴息期限为3年,企业年贴息最高不超过20万元。

在规划建设的兰花产业园中,龙门还打算建立兰花种苗繁育中心,出台优惠政策,吸引人才、技术落户园区,建立一个兰花种苗繁育中心,满足园区发展兰花种植需求。在种苗繁育基地育苗中心购买种苗的农户,每购买一株兰花,县财政将给予补贴1元。

在今年5月举办的“兰得一见,魅力兰香”现代农业暨脱贫攻坚产业帮扶现场会上,龙门县委书记陈伟良明确提出,“希望在产业,出路在产业”,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硬抓手”,是实现稳定脱贫的主要依托。龙门要牢牢抓住产业扶贫这个重点、加大政策落实落地、加快工作进度,为促进稳定脱贫奠定坚实基础;要以兰为媒促交流,助力精准扶贫,通过搭建平台,推广兰花种植技术,推动兰花产业发展,引领农户增收,使兰花产业真正成为富民富村的朝阳产业。

“家门口”办业务助龙门兰花飘香韩国

本月初,位于龙门县的惠州御花源花卉科技有限公司向深圳海关所属惠州海关申报的首批7.5万株出口国兰(墨兰)经蛇口港起运前往韩国,供应即将到来的韩国春节花卉市场旺季。

国兰是我国传统观赏植物,特指兰科中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部分兰属,包括墨兰、春兰、建兰、寒兰和春剑等多个品种,在我国有0余年的栽培历史,在日本、韩国和东南亚等地也很受欢迎。

“一直以来,龙门企业出口兰花主要委托周边地市的贸易公司进行相关手续的办理,出口自主权不在自己手中。随着产业的快速发展,我们迫切地想要掌握出口自主权,能够在‘家门口’直接办理国兰出口业务,缩短通关时间、节省物流成本,让国兰远销海外。”惠州御花源花卉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钟志奇说道。

在得知龙门兰花种植产业的相关情况后,惠州海关迅速将“支持龙门兰花出口”列为年度重点帮扶项目,切实帮扶实现国兰自主出口,赶上海外销售旺季。“为此,我们成立专题帮扶小组,先后12次赴兰花种植基地现场开展调研,6次在田间地头为企业宣讲解读兰花出口有关政策法规。”据惠州海关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结合调研情况为企业量身定制出口帮扶方案,他们还联合当地政府现场办公协调解决兰花加工包装厂、冷库建设难题,提前明确厂房建设和管理流程标准,推动建设、管理一步到位,增强企业自主出口信心,补齐出口所需“硬件”短板。

在完善“硬件”后,企业还需要在海关办理注册备案和通关手续,方可完成出口前的全部准备工作。随着大棚中的国兰花期日益临近,常规的业务办理速度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实际需求,所有的手续办理必须“更快、更准”。

为此,惠州海关“一对一”为企业梳理兰花出口业务办理流程,向企业列明需提供资料清单,迅速办理海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2663.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