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战功赫赫却鲜为人知的名将下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助力白斑圆梦征程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0357219423649513&wfr=spider&for=pc

6、刘仁轨

刘仁轨(-年3月2日),字正则,汉族,汴州尉氏人(今河南省尉氏县张市镇),唐朝名将。刘仁轨出身隋末的平民之家,虽生在动荡年代,仍恭谨好学,每行坐所在,辄书空地,由是博涉文史。唐高祖、唐高宗年间,历任给事中、青州刺史。因救援新罗,在白江口之战大败日本、百济联军而名震天下。垂拱元年(年)正月二十二,刘仁轨逝世。武则天停朝三日,追赠开府仪同三司、并州大都督,陪葬乾陵,赐其家实封三百户。撰有《行年记》、《永徽留本司格后本》十一卷。

中华千年灭倭的第一功臣,朝鲜白江之战不但打的日本全军覆没,更让日本在之后的几百年里铁心跟在中国屁股后面做小弟。好比今天的美国,一个将军要是打过苏联,绝对可以天天拿出来炫耀,一个将军要是打过缅甸,估计提也不好意思提,怪只怪当时中国太强,日本又太不是盘菜,所以刘将军星光暗淡也就不奇怪了。

7、王玄策

王玄策,生卒年不详,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官员、外交家。唐初贞观十七年至龙朔元年(年―年)间三次出使印度(一说四赴印度)的使节。曾任融州黄水县令,后升任朝散大夫。公元年因北印度的玛卡达送使节来唐,因而以对其答札之副使节身份。接着,翌年以正使的身份再度前往印度,而被卷入印度玛卡达国的王位篡夺事件,创造了一人灭一国的传奇战绩。年,第三度被选为往印度之使节。

杀印度兵数万,俘虏数万,凭借借来的几千杂牌军就平定了印度,这个英雄就是王玄策,一个非军事专业出身的使节,一个在国外毫无根基的外交官,居然能够完成这样的壮举。实在是世界军事历史上不二的奇迹。所谓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印度就这样轻松的被一个中国外交官在战场上搞定了,真是愧对“文明古国”的美称啊。只可惜当时的中国对印度知之太少,在中国人眼里那只不过是一个化外蛮邦而已,而近代因为“中印友好”的缘故,对这段历史教科书上也避之不提,所以王大英雄的名字没人知道也就不奇怪了。

8、庞籍

庞籍(年-年),字醇之,单州成武(今山东成武县)人,北宋宰相。大中祥符八年(年)进士及第后,任黄州司理参军,深得知州夏竦的赞许,认为庞籍极具宰相之才,他日必成大器。不久庞籍又先后升任为江州军事判官,开封府司法参军,刑部详复官,群牧判官,大理寺丞,殿中侍御史,累迁至枢密副使、枢密使,太子太保等,封颖国公。庞籍还是韩琦、范仲淹等人的好友,司马光、狄青等人的恩师。

真怀疑庞籍是不是和民间说书的有仇,不然这位抗击西夏的大英雄怎么在《包公案》里倒成了人见人恨的反面太师?要知道宋朝防御西夏的战略思想是他设计的,如果说之前的名将大多为进攻型人才的话,那么庞籍可以算是北宋防御战的第一专家,西北边陲在他的经营下成为了铜墙铁壁,在宋朝连经三川口与好水川之战后,正是他镇守陕西,为宋朝稳住了边疆局势,整顿军队,选拔将才,为大宋在西北锤炼出了一支精锐铁军。后人熟知的两大抗西夏名将狄青和张兀都是他大胆提拔的,到了话本小说里却全成了他的敌人。对比真正的历史,看看《包公案》《三侠五义》里一系列对这位大英雄的歪曲描绘,直叫人由衷叹服一句:人民群众的创作力量是无穷的。

9、傅友德

傅友德(?-年),明朝开国将领。汉族,宿州相城人(今安徽淮北),迁居砀山(今属安徽)。元末参加刘福通义军,随李喜喜入蜀。后率部归朱元璋,从偏裨升为大将。至正二十七年从徐达北上伐元,第二次北征北元七战七胜而平定甘肃,第四次北征北元以副帅之职连败元军,第五次北征北元任副帅职,第七次北征北元以副帅之职大胜元军,后与汤和分南北两路取四川,以主帅之职攻取贵州、平定云南。以功封颍国公,封太子太师,后坐事赐死。崇祯十七年(年)追封丽江王,谥武靖。

在朱元璋的部将里,傅友德是非常低调的一位,毕竟那个年代名将太多了,可这个低调的名将却做出了不低调的攻业:云南是他打下来的,甘肃西部,青海北部以及新疆东部地区也都是他打下来的。鼎盛时期的蒙古骑兵在云南地区曾屡遭挫折,可老傅的明朝大军却在短时间里横扫了西南,天下无敌的徐达在岭北战役里遭到蒙古人阻击,无功而返,可西线几乎同时出征的傅友德却率领大军横行千里,在蒙古高原与青海高原上见谁灭谁,七战七捷,打的蒙古人望风而逃,只可惜他的名字一直生活在徐达,常遇春等人的阴影里,晚年又因飞扬跋扈而获罪,最后落了个凄凉的结局。

10、陈麟

陈璘(年1月27日~年),字朝爵,号龙崖,韶州翁源县(今广东省韶关市翁源县)人,明朝将领、抗倭英雄。陈璘先于嘉靖末年屡平广东贼兵,万历二十六年(年),陈璘出征朝鲜,于露梁海战中痛击日军,大败石曼子(岛津义弘),立下援朝第一功。万历二十八年(年),参与播州之役,先击破杨栋梁军,后歼灭四牌、七牌贼军,攻破青龙囤,致使杨应龙自焚。晚年又平定苗民,为边境治安立下功勋。万历三十五年(年)死后,赠太子太保,荫封为百户。

朝鲜人鼓吹李舜臣,几乎把老李说成了高丽的民族魂,可是当时的老李只能算陈麟的属下,灭倭数万的露粱海大搏杀,说到底还是要看大明铁军。陈麟算是明朝中后期一个不世出的奇才,露粱海歼灭战正是由他制定战术一手策划的(今天的教科书却出于中朝友好抹杀了这点,见段万瀚的世界五千年)。这个人还是个全才,西南平缅甸,播洲平杨应龙,平原战,山地战,骑兵战,步兵战,火器战,陆战水战几乎是样样精通,样样都打得赢。只可惜由于他名声不好(经济问题比较严重,又比较会巴结宦官,前者有点严重,后者在当时确实也算不得错),因此史书上对他评价不高。加上满清的历史书对万历三大征的歪曲,使这位建立大功业的英雄反而默默无闻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5425.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