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专业群解读

北京中科白殿疯醫院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registers.html

1

电子商务专业群

省级高水平专业群

电子商务专业群于年12月底被广东省教育厅确定为广东省首批省级高水平专业群,电子商务专业群作为韶关唯一电子商务专业群,群内6个专业实力雄厚。在聚焦乡村振兴、助力精准脱贫和巩固脱贫成果的过程中,专业群着眼于解决“农产品流通难”和“专业人才缺乏”的问题,探索出“教育+科技+智力”的助力乡村振兴新模式。本专业群的“新商科智慧学习工场()(A)”入选为教育部学校规划发展中心首批试点项目,群内现有央财支持专业1个、省级重点专业1个、校级品牌专业1个,建有共享省级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1个,省级中国特色学徒制1个、省级中高职衔接专业试点2个。

电子商务专业群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人才优势、教育优势,通过技术智力扶持农村电商项目,着力推进校地深度合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自年启动农村电商精准扶贫项目以来,学院聚焦粤北山区乡村振兴战略,着眼于解决“农产品流通难题”,以“爱农村、知农情、善技术、会营销”为电子商务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积极拓展省级中高职、现代学徒制试点,从课程建设、实习实训基地、校企合作以及社会服务等方面为粤北山区输送农产品商贸流通人才,助推乡村振兴战略,成为粤北唯一的用“职教、科技、智力”践行乡村振兴责任的中坚力量。

年,学校与翁源县人民政府签订了《校地共建人才培养框架协议》,采取“政府供地、企业出资、院校出智、理事会过渡董事会”的运作机制开展协同育人,在“中国兰花第一县”——翁源县兰花产业园内建成了全国首家农村电商产业学院,立足翁源兰花产业,面向全省。

我校与翁源县人民政府签订校地人才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校企合作成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按照“双管、双聘、双育、双创”要求,推进智慧教学工场培养模式,采用“理论教学+项目实训+轮岗实习+创业孵化”方式,实现了“工学交替”,为培养“接地气、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农村电商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而努力。

在全国率先践行县域农村电商职教发展理念,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等项目为契机。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群团队实地走访韶关地方乡镇,让电商融入泥土气息。

年,学校了实施了“百镇千村、数商扶农”工程,走遍粤北乡村,如为乳源瑶族自治县广大从事农村电商的少数民族创业者、农村电商从业人员、农业企业提供美工、直播、短视频拍摄、代运营等电商技能服务,累计服务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多家,孵化微店50余个,完成农产品商品化建设15个种类;电子商务高水平专业群新零售工作室师生还主导了“乳源优品”区域公共品牌的建设工作,目前该公共品牌已被“龙德有机土鸡蛋”、“瑶山王红茶”、“华瑶白毛茶”等广东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生产销售的多种乳源优质农产品所使用。

电子商务高水平专业群学生在乳源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农产品电商代运营服务协议

六款乳源瑶山茶使用我校电子商务高水平专业群新零售工作室师生主导建设的“乳源优品”区域公共品牌参加广东东西部乡村振兴茶文化节展览

年,翁源县工信局刘副局长等邀请团队赴当地的兰花网店企业做店铺运营诊断,在团队的帮扶下,德芳兰园的网店从年流水提升15倍,并晋级为翁源第一家天猫旗舰店。

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群团队深入总结此次帮扶的经验,提出“电商众创-翁源县兰花电商生态链”项目,整合线上线下和校、企、行、政四方资源,孵化有潜力的农电商项目,为翁源县兰花企业电商创业提供电商全网营销策划与实施等服务。

目前,翁源兰花已经从以前的卖兰花苗升级为卖兰花盆栽,进而晋级为提供兰文化装饰服务,利润率逐步提高,兰花年销售规模从百万级激增至10亿级以上,进一步擦亮了中国兰花之乡、中国兰花第一县招牌,并且,实现了大学生社会实践与数商扶农工作相融合的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

学校的商科职教改革研究列入教育部《新商科智慧学习工场(A)》建设项目,被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鲁昕会长在第七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向世界分享,成为业内典范。

我校党委书记方迎生和时任翁源县县长谭晓健共同为我校“农村电商产业学院”揭牌

我校电子商务专业群师生团队自年起服务翁源兰花产业以来,帮助翁源县新增兰花电商创业网店余家,累计培训农村电商1.4万人次,助力兰花电商年销售规模从年的万元激增至年的12亿元,在践行数商兴农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改革方法和实施路径,这些优秀的经验已吸引多所省外高职院校前来学习交流,为全国高职院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广东样板”“松山方案”,充分彰显了广东高职院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责任担当。

邵阳职业技术学院一行前往农村电商产业学院(翁源)交流调研

学校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法律文件要求,在电子商务专业群的人才培养过程中,深入开展了对地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与实践,总结出通过“项目工作室+非遗文化进课堂”等育人形式,让师生赓续非遗文化血脉,激发“双创”活力,为地方非遗文化——瑶绣等产品建立面向世界的传播与渠道体系,讲好了“中国故事”。

目前,专业群师生已为乳源瑶族自治县的瑶绣开发了服装、配饰等产品4类90余款,并运用“互联网+”、直播等技术,帮助产品远销国际市场。学校通过教学改革,将文化课堂与学生专业技能实践相融合的做法,丰富了非遗保护的工作方法和案例、巩固拓展了脱贫攻坚成果,坚定了文化自信。

我校农村电商产业学院学生为瑶绣服装制作电商销售详情页

电子商务高水平专业群积极推进五育并举,彰显专业群建设特色,充分挖掘所服务产业蕴含的美育、劳动教育元素,持续创新美育和劳动教育形式,通过在农村电商产业学院开展“兰韵德风,正道致远”和探索特色鲜明的劳动育人新模式,将劳动教育纳入专业群人才培养全过程,发挥美育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的作用为党和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切实将美育和劳动教育融入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工作中来,用中华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根铸魂、启智润心,打造育人的精神高地。

我校组织电子商务高水平专业群师生前往农村电商产业学院开展美育活动

我校电子商务专业群以翁源兰花为载体将劳动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开展兰花养护劳动实践

2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群

校级专业群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群于年12月确立为校级专业群建设项目,现群内包含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大数据与会计等3个专业。群内3个专业教学资源共享、技术领域相近、职业岗位相关、专业基础相通,优势互补,在学校和学院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及教研室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强化内涵建设,促进群内专业协调发展。

党建引领团建,以赛促建,校企共育,人才培养质量高

专业群骨干教师90%为中共党员,思想政治觉悟高,课堂内善于融入课程思政,以德立学,以德施教;课堂外以德立身,不忘初心,践行育人使命。群内专业班级团支部,荣获-年度广东省五四红旗团支部1个,-年度韶关市五四红旗团支部1个,-年度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1个,-年度韶关市五四红旗团支部1个,年广东省高校“活力在基层”主题团日竞赛活动百优项目2项;群内专业学生团员,荣获-年度韶关市优秀共青团员2人,-年度韶关市优秀共青团员1人,年广东省“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主题征文三等奖1项。专业群以赛促建、校企共培、加强实训实践等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高质量发展,学生技能竞赛成果显著。近五年,国家级、省部级奖项和荣誉累计45项。国家级成果共12项,其中二等奖7项,三等奖5项;省部级成果共28项,其中省部级一等奖/金奖2项,二等奖/银奖10项,三等奖16项。

专业群学生报到率高,办学规模稳定,近五年,专业群招生报到率超90%,专业群总人数稳定在人以上。专业群内各专业每年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就业率、就业对口率、用人单位满意度高。

凝炼产业特色鲜明的“院园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模式

专业群依托广东省人才市场韶关分市场、广州红海人力资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人力资源研究会以及其他合作企业,在韶关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设立协同育人平台,建设示范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联合成立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学院,校企深度融合、协同育人。专业群现有大中型合作企业8家,校企共同探索与凝炼产业特色鲜明的“院园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共享师资、共同开发课程、共同培养人才。

我校年与广东省人才市场共建韶关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学院

企业实践-人力资源培训场务管理

打造博士教授牵头、校党政干部参与和行业企业专家助力的复合型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群已建成博士教授牵头、校党政干部参与和行业企业专家助力的复合型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其中专任教师59人、行企兼职教师42人。校党政干部参与人才培养、课程教学与建设,聘请合作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做企业兼职教师,邀请政行企专家研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群加强了专任教师服务地方经济、服务社会的力度,拓展了社会服务途径。近年来,专业群专任教师开展讲座、社会培训30次以上,在合作企业担任顾问、培训讲师等13人次以上。

产教融合成效明显,科研成果丰富

专业群骨干教师近五年主持申报纵向课题20余项,其中省部级10项,市级课题5项;主持申报横向课题1项;主编和参编教材10余本;发表高质量论文60余篇;建设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5门。

图文来源:经济管理学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1948.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