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翁源九月,花果样样丰收

中科白癜风医院微博 http://pf.39.net/bdfyy/bdflx/150204/4572199.html

又到了丰收的时节,韶关翁源作为“中国兰花之乡”、“中国兰花第一县”,也迎来了农民朋友们最值得庆贺的日子。万众期待的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韶关生态农业博览会发展大会在9月22日举行,我也有幸目睹了这一盛况。翁源是韶关市丰收节的主会场,来到了举办发展大会的龙泰大酒店,酒店门口已经早早地摆放了各式瓜果和丰收字样的装饰,洋溢着满满的节日气氛。

中共广东省委常委叶贞琴,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巡视员、副司长张治礼,广东省农科院院长陆华忠,中共韶关市委副书记、韶关市人民政府市长殷焕明等领导也一同出席了这次发展大会。

会场的灯光布置还是很有亮点的,启动仪式上座无虚席,有现代农业专家、游客代表、农民代表、学生代表、新闻媒体等共余人参加,甚至还有来自荷兰、越南等海外的兰花采购商,看来翁源兰花确实是声名远扬。

这次博览会以“兰香韵翁源粤北悦丰收”为主题,以“庆祝丰收,弘扬文化,振兴乡村”为宗旨,并采取了“1+3+6”的多点联动模式全域举行,着重突出展示“节味、乡味、美味”。

会议上的一大亮点是圆桌会议,不同的思想在这里激荡碰撞,就像进行了一场头脑风暴。来自福建南靖的陈经理也为翁源的兰花从业者提供了关于电商的宝贵经验,作为兰花产业的先行者,翁源可以向南靖学习很多相关内容,也希望两县之间可以达成产业合作与循环,做到互利共赢。

会议上还展示了翁源外出求学的学子毕业以后返乡建设兰花产业,引入了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和创新的管理经验,引起现场兰花代表们的阵阵共鸣。

9月23日,我们正式迎来了丰收节启动仪式。在新中国70周年华诞之际,来自韶关十个县(市、区)的优秀农民代表以丰硕的成果向祖国报喜。启动仪式利用了5G直播技术同屏展示“1+3”会场的开幕式现场盛况。

不仅是启动仪式上一位难求,就连会场周围也都被赶来庆祝的农民朋友们围了个水泄不通,现场维持安保的小哥们表示鸭梨很大~而且烈日当空,会场主办方还贴心地为所有人都准备了一顶草帽,远远看去更契合丰收节的主题了。

农民群众们以多姿多彩的歌舞节目歌唱丰收、欢庆丰收。流传于韶关民间的民俗采茶舞和“舞春牛”双双登上舞台,以热烈的舞蹈送上真挚的祝福。

舞蹈《梦兰翁源》以翁源县的金字招牌兰花为原型,以优美的舞姿展现兰花绽放的高洁之美。

大屏幕上,四县人民一齐挥手欢庆、欢声呐喊,并在人民网等中央网络媒体同屏直播,充分展示了美丽乡村的建设成果。

热热闹闹贺丰收的喜庆氛围在大家的喝彩中点燃了现场的火热气氛,最后的五彩烟花将活动推向高潮。

随后我们就开始参观农特产品展示长廊,分为粤菜师傅·客家韶品、中国电信5G+智慧农业、青农优品集市、巾帼园与韶关名特优新农产品五个展区。

沿着长廊走下来,香芋酒、禾花鱼、山泉腐乳等等翁源特色的农副产品眼花缭乱,让我们大饱口福和眼福。

不单单是农副产品的售卖,从智慧农业、青年创业精神、女性创业精神等多方面来说,我也能感受到韶关的生态农业发展力量。

美丽乡村闹丰收”是韶关市活动的亮点之一,今年的主会场定在了美丽乡村示范点江尾镇连溪村。

一到村口,我发现这里的村民们张灯结彩,开展了舞龙狮、蒸油罩糍、剪米饼、做艾糍、炸油果等民俗活动,热情地招呼着我们过去品尝。

连溪村策划了一系列形式新颖的农事体验活动,丰收节农产品零花钱拼拼凑、农产品撕名牌、“丰收大富翁”、你画我猜等多个有乡味、够乡村的趣味项目。

主持人在台上情真意切地和农民朋友们互动,邀请他们游玩套圈游戏,奖品也都是非常实用的食品和日用品。

在连溪村,我感受到了什么叫做岁月静好。这里有着微微的凉风,冲散了秋老虎的威力。可其实连溪村是个革命老区村。以前的连溪村集体收入只有元,全村人均收入多元,村委办公场地破旧不堪,连个像样的卫生间都没有。

而如今,这里建起了各种文化小品和文体活动广场,甚至还有专门为小朋友们建设的滑梯,美丽乡村建设绝对不是一句空号。

这里的河水缓缓流动着,仿佛时间也放慢了脚步,绝佳的乡村风光,让你完全无法想象几年前的连溪还是个贫穷落后的贫困村。

美丽中国,美丽乡村,诚不欺人。

连溪村的莲香楼已经成功申报了国家级3A景区,这只是连溪村产业升级和产业转型的一个开始,相信不久的未来旅游业也将会为当地农民带来可观的收入。

游客服务中心还是非常美观的,把乡村和现代合二为一,完全没有违和感。

连溪村的连溪米面有三百多年的历史,远近闻名。米面其实是米粉,只是当地人把它称为“面”,这是一种非常具有客家文化内涵的称呼。

这次来到连溪,我还目睹了一场当地制作特色“肠粉”的全过程。与传统的广府肠粉不同,这里的肠粉更像是面,淋上蒜蓉、辣椒、香油等配料,这碗肠粉面口感鲜嫩爽滑,和普通肠粉似是而非,各具特色。

为我们制作肠粉面的大叔脸上总是洋溢着笑容,看来连溪村的变化为他的生活也带来了实打实的提升。

整个制作过程就像在制作一份大号的肠粉,把米浆均匀地铺洒在蒸板上,蒸熟以后就出锅了。

之后均匀地切细成条,就成了一碗肠粉面。

既然提到了吃,就不能忘记这里的客家菜。韭菜包入口十分清爽,韭菜味并不浓厚,淡淡的韭香随着内馅,让你迫不及待地想要把它一口吞下。

粉蒸肉也是这里的特色菜之一,特别是这里的特色辣椒酱,香而不辣,辣而不冲,我们品尝了以后几乎每个人都念念不忘,只可惜没有看到售卖的地方,不然我真想抱一瓶回家去。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936.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