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亮名片。
端午前后,又到李子在全国各地上市的季节。
广东省茂名市下辖的信宜县级市,发展40年,颠覆了李子特别酸而令人流口水的历史,搞出了7分甜3分酸的李子。
其实水果全是甜也没劲儿,酸甜适中,够刺激,消费者好吃,种植者好卖,所以信宜现在已经成为这种甜李子的“之最”。
“这种李子”在信宜市种植面积种植面积达25万亩,产值17亿多元,年最早种植的信宜市钱排镇,约8.5万亩,也是广东省第一镇,无人能敌。
信宜市万人民为这种甜李子十分自豪,把它当做当地一张最响的名片。农业部门功不可没,也富有成就感。
一个县级市发展一种支柱产业,达到25万亩,中国农业大国,都是大书特书的,何况是一种喜闻乐见的水果。
但是困扰在心头的一种心痛却越来越重,挥之不去,特别是越到收获季节,越难受。
别家的孩子。
说来话长啊,这个甜李子的名字叫“三华李”。
对,没错,外人初一听,怪怪的,到底是啥意思嘛?
非常尴尬!非常尴尬!
信宜市以外的人,茂名市以外的县,特别是广东省以外的地方,吃到这种外表颜色喜人、咬开醉人的李子,问到它的名字。
三华李?哪三个字?
三!华!这是啥意思吗?是一个地名吗?可是这地名也得有说头啊,山东,太行上以东,北京,北方的京城,三华?
“三华是个镇的名字“。当说到这里,食客基本都放松了,明白了,长在三华镇上的李子,感谢感谢啊。
但当地人的隐痛却反酸无比,因为这是远在千里之外的韶关市翁源县三华镇的名字,而年这个镇被撤并后,只有一个三华村。
年,当时还是计划经济以粮为纲的时代,信宜市从三华村移栽了几颗李子树,没想到他们不断更新种植技术,让“三华李”在信宜,成为“全国第一”。
这种“三华李”,早已成为粤西山区的一个新孩子,无论品质、口感等早已焕然一新,已非粤北山区翁源当地的三华李所能比。
也许是光顾着发展,也许是比较厚道,信宜市多年来,一直没有给“三华李”改名,反正消费者喜欢吃就行了。
难言的酸痛。
年的时候,信宜市的“三华李”种植面积就已经是全省老大。
谁也没有想到,在年代,翁源县当地几乎把三华李树木,毁灭殆尽,竟成为“岭南夏令果王”之称,成为风靡广东与荔枝齐名的水果。
这时,广州某组织在全省评选十大水果,要求各地选送当地“水果名片”,连组织者和评委都认为“信宜三华李”不仅能入选前十大,就是“前五大”都没问题。
翁源县不干了,向这次评选活动组织者表示了不满,说这是他们的当家宝贝,“三华李”,是他们的三华村命名的嘛,信宜不能抢夺他们的名头。
三华李的种植其实遍地开花,粤东兴宁,粤北包括“三华李”的故乡韶关各县,甚至广西壮族自治区都有大量栽培,尽管他们这些地方所有李子的面积,全加起来,都不到信宜三华李的一半。
哎,各地和信宜市,只好纷纷退出“三华李”作为十佳水果的参评。而翁源这几年搞兰花搞桃花,三华李早已名存实亡。
翁源县甚至还向北京申诉:三华李年获得“中国地理标志”,根据相关规定,除了三华村连带周围有限的几个镇,能使用“三华李”这个名字,其他地方再使用,属于非法行为。
此后的事实是两败俱伤。翁源的三华李“身骨儿”伤,日益萎缩,市场竞争在摆着呢。信宜市“神伤”,想获得更多荣誉,只好低头弯腰回避,闷头发大财,绝不张口言。
信宜抬头望。
三华李的“三华”是怎么得名的?三华镇?三华村?可是这三华是什么意思。
没有意义,没有人说出汉字“三”与“华”是组成一个地名用词的意义。
不像大量地名用词有汉语解释,如翁源,滃江之源,长沙,湘江里一条长长的沙洲,拉萨,藏语音译,阳光下的城镇。
三华是广东话的音转音误而成,与广东北部一些地名用词雷同,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车八岭,“车八“”两个字错写后毫无意义,原来是“茶树柏树的山岭”--“茶柏”的音----茶树柏树的山岭,在年后被写成“车八岭”标注在地图上了。
翁源当地关于三华李的传说和历史记载,确切的来源并没有多少,透过烟雾只有两个事实是经得住考证的:
1, 至宋开宝元年(公元年),宋太宗敕赐“ 南华禅寺 ”,寺名乃沿袭至今,被善男信女们口传写为:南华寺。南华寺与三华村不到70公里,走路一天,骑马半天。
2,翁源和曲江这一带山岭生长的李子(李子从秦朝开始,遍及中国南北大地的大众化水果)被带到较远的地方,口感极好,询问产地,历史上这里很难有闻名遐迩,易于理解的地标,大方的说:来自南华寺那一带的山上。
特别是粤北之外的人们要根据音写成汉字时,南华,三华,三娃,兰华等各种字里,三华是最笔画最少最容易识认的字。(即使华的繁体字是崋,历史上的书法字也被人简写为华)。
这和北方人把广东话你好、傻傻的写成“内好””嗦索得“一样。
由于信宜农业部门感觉“三华李”‘抬不起头来,信宜三华李,早已达到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优质农产品认证标准,却没有去认证。
三华李在信宜的面积和发展,早已与里之外翁源三华李,差别很大的另一品种,但是碍于名不正言不顺的顾忌,国家质检总局、农业部和国家工商总局三份“中国地理标志”,均与信宜市无缘。
当地农业部门应该义无反顾,注册为“信宜三花李”或者“信宜南华李”(小编觉得南华李,最好),尽快向北京申报。这既是尊重历史,又是正视现实。
相信,这不仅成为新闻媒体的好料,也能提振信宜百万人民的信心,让这种好吃的李子惠及广大消费者,惠及辛苦种植的农户。
关键是,信宜三华李,早该拥有这些名誉,算是实至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