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切实加强学校安全管理,深入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增强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强化师生的安全逃生技能,并能在紧急情况下快速、及时、妥善处理突发安全事故,有效的降低安全事故造成的危害,使“安全教育月”的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给师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年4月20日下午3点20分,临河一小关工委举行了安全应急疏散演练活动。
学校高度重视本次应急疏散演练,组织班主任和各环节干部和教师进行应急疏散演练培训。演练前,老师向学生详细讲解了紧急情况中逃生、自救的正确方法,并对各个细节提出具体要求,确保演练顺利、安全开展。
伴随警报声响起,逃生疏散演练活动拉开了序幕。疏散组成员迅速到达走廊和楼梯等指定岗位。第一次警报地震演练,随班教师听到警笛后,组织学生马上躲避到桌子下,并立刻打开教室前后门。引导学生抱头躲避,降低身体重心,尽可能保护头部,同时组织带领学生有序离开活动室,按预定疏散路线撤离至安全区域。学生疏散到学校操场,到达安全场地后,各班教师立即清点人数,各年级派学生向应急总指挥、校关工委副主任、李永胜副校长和安全办张主任汇报,整个活动紧张而有序进行。
通过此次演练活动的开展,全体师生了解了逃生安全常识,熟悉了疏散路线,确保在地震来临时,学校地震应急工作能够快速、安全、有序地进行,从而最大限度的保护全体师生的生命安全。
场景二:4月20日下午3:30,发生火灾,临河一小迅速组织紧急应对,积极疏散师生,并开展有序撤离,由于组织有序,撤离迅速,此次火灾没有给学校造成人员伤亡。各班有序带回,进行消防演练。
本次应急疏散安全演练活动的开展,既是对学校安全应急预案的一次检验,也是对学校实际应对和处置紧急事件能力的一次检验。通过演练,落实了学校的安全工作,增强了教师及学生的安全意识,师生掌握了在危险中迅速逃生、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提高了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自救自护能力,筑牢学校的安全防线。
来源:临河一小关工委
编辑:王晖
审核:高淑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