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自然力量”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罗智敏
为全面落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市自然资源局始终立足自身职能,坚持做好要素保障,对照职责,落实责任和研究制定措施。印发了《关于强化自然资源服务保障助力乡村振兴的若干措施》,出台27条政策措施,进一步强化自然资源要素保障能力,提升自然资源服务乡村振兴水平。
以“自然之利”激活乡村产业“细胞”
九江市自然资源局生态帮扶村(积余村)全貌
九江市自然资源局始终坚持规划先行,布局全面,把产业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加快构建“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产业体系,逐步培育全产业链,实现从无到有、从零到一的突破和飞跃。今年全面发展三种鱼类产业,打造属于村集体的自主品牌——三“鱼”争月。
其一是与福建某上市公司合作,吸引其到梅颜村发展鳗鱼养殖项目,聚焦“水产、畜牧、食品”三大民生产业,为梅颜村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进一步扩大梅颜村的知名度,帮助梅颜村打造全国领先的现代养殖基地,提高村民土地流转收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扩大村民就业范围,带领村民走向致富增收之路。
其二是建设鱼塘养殖基地,在现有的集中连片的水塘基础上,秉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建成一个集垂钓休闲、餐饮娱乐、农业观光、生态保护于一体的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产业发展项目,进一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其三是引导梅颜村“乡贤”回乡出资建设鳜鱼养殖基地,采用工厂化循环水养鱼模式,帮助村庄发展更大范围的环保产业链,带动更多村民就业,建设兼具“产业兴旺之美”和“自然生态之美”于一体的秀美乡村。
以“自然之丽”刷新乡村村貌“颜值”
柴桑区新合镇路南新村百亩荷塘
开展全域村庄调查分类。强化村庄规划分类引导与统筹,对全市个自然村进行了调查分类。将国土空间格局和用途管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民建房引导等内容列为村庄规划工作重点,其他内容则结合不同的村庄类型和发展特征加强引导。有关村庄分类工作经验介绍在《中国土地》《中国自然资源报》上刊登。
开展省市村庄规划试点。在启动市域村庄调查分类后,在全市范围内选择了5个省级村庄规划试点、40个市级村庄规划编制试点开展工作,经过规划调研、方案讨论,省级试点规划成果通过了省自然资源厅组织的专家验收,获一等奖、二等奖、表扬奖各一名,市级村庄规划试点形成的部分村庄规划成果通过了专家函评盲审与集中评议。有关村庄规划工作经验介绍在《中国自然资源报》和自然资源部网站上刊登。
有序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在完成了村庄分类调查和省、市村庄规划试点工作后,加快推进应编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现12个县(市、区)完成了县域村庄布局规划编制,并有个乡镇的个村庄形成村庄规划成果。今年正在组织各县(市、区)上报村庄规划年度编制计划,按省、市工作部署有序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工作。
以“自然之力”释放乡村发展“潜能”
江州镇百亩良田
加强耕地保护,守好农民“米袋子”。为进一步压实耕地保护责任,稳步推进春耕生产,联合市直相关部门开展了严格耕地保护、稳定粮食生产督查。加强占补指标管理,要抓好土地开发、土地复垦、高标农田等重点项目,夯实耕地资源要素保障。建立长效机制,严格耕地用途管制,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推进驻村帮扶,提升百姓“幸福感”。自年9月,先后拨付帮扶资金.万元。年,先后拨款24.万元用于乡村振兴工作,其中13万元用于定点帮扶村梅颜村和对口帮扶村鲁溪村的项目帮扶;5.万元用于春节走访慰问脱贫户和三类人员;另有5.78万元用作乡村振兴工作经费。年,对两个帮扶村共拨付81万元帮扶资金,主要用于产业发展,其中梅颜村帮扶资金61万元,鲁溪村15万元,另有5万元用作驻村工作队工作经费。同时,为两个帮扶村人脱贫人员和监测对象购买了“惠浔保”,共计2.52万元。
瑞昌市江瑞冶金材料有限公司北山矿区绿色矿山
强化生态修复,走好绿色“新道路”。利用梅颜村山水环抱、空气清新、水质优美的自然资源条件,依靠与庐山西海尾部水域连接的原生态水塘,将“绿色生态”与“富民强村”结合起来,将梅颜村打造为集观光、垂钓、休闲、采摘于一体的度假休闲村,实现生态资源变资产、成资本、换资金。
(作者为九江市自然资源局党委书记)
丨来源:“九江市人民政府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