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变化新生态新希望透过丰收节看广东

来源:南方日报9月23日,农历秋分,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了。河源增坑畲族村,村前广场,村民正在练习新学的方言歌曲,为在丰收节上展现畲族村的民族风貌做准备。梅州梅县区丙村镇红光村,位于中国·梅州客都人家康养文旅综合体(下称“客都人家”)的秋收大典·晒秋活动会场已初现雏形,舞台中央大大的“豐”字下方,摆满了象征丰收的蜜柚和五谷。……“突出为农惠农。”在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有关情况的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强不强,是衡量丰收节成功与否最重要的标准。从年开始,连续举办的丰收节活动,为广东的农业、农村、农民带来了哪些实惠?给广东“三农”带来了哪些变化?今年丰收节之际,南方日报记者深入一线,回访丰收节曾经的举办地、参加过丰收节的农户,看到了人、村庄和产业的一系列变化。一个村庄的新变化循着柚香,记者来到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六个分会场之一的梅州市梅县区。梅州是我国热区农业和岭南农业的大本营,梅县区更是梅州的农业大区,“八山一水一分田”是梅县区的现实写照,“靠山吃山”是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的主要方式。因丰收节的辐射带动作用,梅县区丙村镇红光村——这个镇里唯一一个没有山林的行政村,今年也迎来了别样的“丰收”。来到位于红光村的“客都人家”,工作人员正在为筹备首届秋收大典·晒秋活动忙前忙后,会场已初现雏形。舞台一旁,村民或跳舞散步,或闲聊小憩,其乐融融。红光村位于石窟河与梅江河交汇处,风景秀美,人文资源丰富,但因为没有山林,村民此前多依靠种地、打零工、做小买卖为生,村集体经济收益几乎为零。“3年前,我们的脚下还是一片滩涂。”梅州翼天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文旅项目总经理熊杰告诉记者,“客都人家”从去年底开业至今年8月,景区已迎来游客超万人次,日均客流量达1.7万人次。红光村的蝶变源于文旅项目的落户。年11月,首届丰收节举办后不久,“客都人家”项目落户红光村,以开展“万企帮万村”行动为契机,投资方梅州鼎盛翼天文旅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与红光村结对帮扶,通过“生态+文化+旅游+城镇化”发展模式,辐射带动周边镇村加快乡村振兴步伐。变化首先从基础设施的完善、人居环境的提升开始。随着项目动工,周边配套建设了万里碧道、滨江公路、石窟河沿线美丽乡村等10个项目,推动着丙雁片区资源互通、要素共享、连片发展。“环境好了,人流旺了,生意自然红火了,每天都有新的客户,你看看我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6305.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